环境影响评价审批(Ⅲ类射线装置核技术应用项目)-法律依据
2011/10/11 15:10:00
许可事项名称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Ⅲ类射线装置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有行业主管部门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办理。
  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六十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三十日内,收到环境影响登记表之日起十五日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预审、审核、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九条
第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但是,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营业执照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
  
国家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备案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三条 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的场所和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场所,以及终结运行后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射线装置,应当依法实施退役。
第三十六条 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应当按照国家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在野外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的,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同级有关部门批准方可进行。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许可管理办法》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下列活动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一)销售、使用类、类放射源的;
  (二)生产、销售、使用类射线装置的。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调整下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规定的通知》(京政办发[2010]44号)
二、区县环保局负责审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Ⅲ类射线装置单位的核技术利用项目;